|
|
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文化 > 和县的“和文化”源远流长而又内涵厚重

和县的“和文化”源远流长而又内涵厚重

关键词:和文化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和县在线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
  • 感谢 hexian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5364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和县历史悠久,40万年前“和县猿人”完整头盖骨的出土,说明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,具有重大历史意义。远古时期,和县属古巢国(亦称南巢)。商时,“成汤放桀于南巢”。《荀子·解蔽篇》述:“夏桀受蔽天道,致使‘丧九牧之地而虚宗庙之国’,‘死于亭山’。”亭山即和县历山,又名鸡笼山。秦统一中国后设县制,和县首设为县,名历阳县,后又设为州,州、县交替,直至辛亥革命时定为县制,名和县。绵延的历史传承着中华的古老文明。

  在悠长的历史进程中,和县名人辈出,文人荟萃。著名的有“三张二戴一杜”:“三张”即诗家张籍、词家张孝祥(南宋状元)、书法家张即之,“二戴”即诗人官员戴重、绝俗画家戴本孝,“一杜”即歌豪杜默,以及著《治防通议》292卷的学者、诗人沈立,著《高丽图经》40卷的地理画家徐兢,著《元■党籍列传谱》100卷和被《四库全书》收录的《芥隐笔记》的学者龚敦颐,集诗、书、画“三艺”为一身的当代草圣林散之等等。此外,一些外籍文人如唐代文豪刘禹锡在和县写下千古名篇《陋室铭》,南梁昭明太子在如方山“藏经寺”的修炼、传道,诗豪李白游和县留下的经典之篇等等。他们都得益于中华文化的熏陶,而又传播着中华文化之精髓。

 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,明代出生于和县的憨山大师,学术渊博,对佛学乃至儒、道学术思想研究颇深,对中华文化精髓领悟颇透,著有一系列相关著作,如《观楞伽经记》(八卷)、《金刚经决疑》、《般若心经直说》、《大乘起信论直解》(二卷)、《性相通说》(二卷)、《道德经解》(三卷)、《观老庄影响说》、《庄子内篇注》(四卷)、《大学中庸直解指》、《春秋左氏心德》等等,成果丰硕。他既著书立理,又实践于行。在佛道门内,他倡导禅净双修;在中华文化方面,他指出佛、道、儒三教同源,应该“三教调和”;在佛教界内,他力克各拘一宗一派的门户之见。由于他的学术、才华和独特见解、身体力行,被誉为明代“四大高僧”之一、提倡“三教调和”的先师。他的包容兼蓄、以和为贵的思想影响深远,和县首得其益。

  由于源远流长的“和文化”的影响,和县在传承中华文化中有着重要贡献。并展现在多个层面,闪烁着和谐的光彩,主要表现在“六和谐”:

  其一,自然的和谐之韵。和县以水见长、以山见秀、以洞见古、以泉见特,山峦、岗丘、平原交错,四季分明、气候温和、雨量充沛、物种繁多,大自然的恩惠,体现了天然的生态平衡,孕育着一方自然和谐之美,陶冶着和县人和谐之情怀。

  其二,远古的和谐之地。远古时期,和县属古巢国。古巢国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是个安定之邦,夏代之前便无动乱之说,而有史考证至少历夏、商、西周几朝而不衰。商汤灭夏时,《尚书·仲虺之诰》记曰:“成汤放桀于南巢”。这里的一个“放”字颇值得推敲,我理解有两层含义:一是成汤非无力为之,而是有意放之,体现了他的一种胸怀;二是在成汤看来,南巢历来为稳定之地,难生枝节,比较放心,结果桀至南巢,相安无事,终客死于和县历山。周时,周王朝顾忌南巢的稳定,遂将古巢国分疆设置,巢湖一带封设巢伯国。直至春秋战国时,吴、楚因争夺江淮要冲而开启战乱。古巢国的长期安定,孕育了一方的古老和谐文化。

  其三,历阳的和谐之举。南北朝时期,和县一带是双方的对峙之地,为争夺地盘,战争不断。直至公元555年,北齐拥贞阳候回南梁,梁使臣王僧辨迎之,会于历阳,达成和解,化干戈为玉帛,并改历阳为和州,成为史上的一段佳话。从此,和县直接与“和”字结下不解之缘,使该县的“和文化”表里一致,更是历史上的一个难得。

  其四,民族宗教的和谐之处(chǔ)。和县是我市少数民族最多的县。回民来和始于明初,马氏、撒氏、沙氏、蓝氏等分别从豫、陕和定远一带迁徙至和县定居,由几十人繁衍至今已近万人。回汉两族群众长期同居一地,和谐相处,已成民族和谐之典范。回民群众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得到充分尊重。和县现有的2座清真寺,一个位于和城南大街,名叫和县清真大寺,始建于明初(1368年),至今已有600多年。寺内设有穆民楼、讲经堂、水房、礼拜厅等,为巢湖市伊斯兰教的主要活动场所;一个叫和城东门清真寺,始建于康熙十八年(1679年),为一所小巧秀丽的清真古寺,1997年被评为全国模范清真寺。

  宗教和谐受憨山大师影响,已是和县地域文化的一大特色。仅以位于鸡笼山的和县第一寺——凤林禅寺为例。该寺起源于道教,相传东汉末年有金佛、金乾、金坤三兄弟在此悟道成仙,后被奉为“三毛祖师”,塑像供奉于“三清殿”,一时十分兴旺,到唐朝初年被道家誉为“天下第四十二福地”。佛教传入中国后,也在此建庙供佛,一时佛像达百余尊、僧人数十,晨钟暮鼓,香火鼎盛。道、佛两教同处一山一寺,被誉为佛、道圣地,也是宗教和谐的典范。

  民族和谐、宗教和谐,充实了和县“和文化”的厚重内涵,并带来和谐民风的弘扬。

  其五,移民的和谐之居。巢湖流域因地处江淮要冲,自然条件优越,历来为移民的要地。据史料记载,早在西汉时期,汉武帝为控制南方粤人和东南的东瓯人、东越人,几度移民至江淮地区,自然和县也涵盖在内。西晋永嘉年间,“八王之乱”加上匈奴南侵,形成了历史上的又一次移民潮,流民分散在谯、历二境,历阳是当时集中安置流民的地方之一。安史之乱后,流民大量南逃,大历七年(772年),和州刺史穆宁在“治有状”中述,短短几年和州“实增户数倍”。金兵入侵,南北分裂,北方人口大量向南迁徙至南宋,巢湖区域包括和县人口迅速增长,大量移民参与了对滨江、滩涂的开发。明朝初年,因经济原因,朱元璋对其发祥地凤阳及滁、和、淮、泗、庐、池、徽等地予以不同程度的免税优待,并从江、浙一带移民皖中和江南,当时和州移民占到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左右。清代移民人数可观,据光绪三十年统计,当时安徽的寄籍人口达165万余众,其中巢湖地域为35855人(缺当时巢县数字)。太平天国期间,为避战乱,人口流动频繁。当代对巢湖域内一些谱牒的调查,不少姓氏为明清两代的移民之后。因此,相对于远古原住居民而言,巢湖域内尤其是和县是个移民聚居之地。外来移民与原住居民,以及从不同地方来的移民之间,能够和谐相处,共同耕耘这一方土地,体现了这里具有极大的包容性。

  其六,文化的和谐之融。巢湖文化具有南北兼容的鲜明特点,和县的“和文化”是其代表。这充分体现在民风民俗、民间建筑、民间艺术和民歌的旋律之中。如,在民间节日中,北方民俗注重过夏至节,南方民俗着重过端午节,而在巢湖北乡一带包括和县北部农村既过夏至节,又过端午节,两者兼重。又如,和县的民居,既受徽派青砖灰瓦、粉墙飞檐建筑风格影响,又有北方简洁明快的特点,并形成“七木朝天、五木落地”的地域特色。再如,民间玩龙灯,既有源于北方的长龙(又称滚龙),又有来自南方的抬龙,亦称柴龙,但从不玩“白龙”,因有“苍山小白龙,出门就多事”之说,苍山在含山境内,古时属和州;民歌小调既有荆楚激越昂扬之风,又有吴越委婉妩媚之韵;就连和县群众的语音语调,也混杂着南、北乡音,等等。

  上述的这种和谐的自然、和谐的历史,是和县“和文化”的历史积累和发展根基。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18911648573 传真:18911648573 邮箱:627527792#qq.com
地址: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创意空间305-308 邮编: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